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为雪域高原打造“生命通道”

作者:卢国强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2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40828171817.jpg

      “7月28日出发,一转眼已经整整一个月了。”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来到雪域高原的青海玉树,虽然还有些喘,但廖晓凌笑称自己已经正在慢慢成为一名“玉树人”。作为北京“组团式”医疗帮扶青海玉树第五批三期团队的一员、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的业务骨干,廖晓凌代表北京天坛医院,承担着协助玉树州人民医院建设卒中中心,提升当地卒中诊治工作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北京天坛医院首次执行支援玉树的任务。

      “到玉树的第二天,就接到紧急会诊通知。”患者张先生右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很快就不能行走。通过患者的症状,廖晓凌迅速判断,张先生为进展性脑梗死,但因就诊时间较晚,已经错过溶栓的时间窗。头部核磁证实了廖晓凌的判断,也加重了患者的担忧——是留在当地治疗,还是马上转回北京,患者和家属犹豫不决。

      “患者正在处于进展期,转回北京的途中,进一步加重的风险很高。玉树州人民医院具备治疗的条件,建议在州医院迅速治疗,稳定后再转回北京。”廖晓凌详细地交代了病情,为患者提出合理建议。听说眼前的医生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张先生退掉了机票,选择信任州医院和廖晓凌。在随后的几天里,廖晓凌和北京同仁医院援青专家鲍书敏一起,带领州医院急诊和神经内科团队,对张先生进行细心治疗,5天后,张先生恢复了自主步行,顺利地乘飞机转回北京。

微信图片_20240828171829.jpg

      “让患者信任当地医院,是我们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张先生离开玉树时说,想不到在高原也能接受天坛水平的卒中救治,这让廖晓凌感到十分欣慰,也成为他开展工作的动力。“这边的神经内科是刚刚建设,很多医生都是内科大夫出身,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对当地的同事们进行规范化治疗的培训。”每周三一整天的专家门诊,每周一到两次的大查房,以及随时可能有的会诊,都是廖晓凌为当地同事授课的“课堂”,急诊、ICU、兄弟病房都留下他会诊、查房的身影。

      “当地脑血管病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脑梗患者,有时候症状比较轻,就不来看病。不少群众对于脑血管病的认识还是不够。”玉树地处高原,州里的患者一旦发病,就近转运到西宁也需要大约10小时,而下面的县、乡镇患者转运的时间更长,往往因此错过时间窗,影响预后。“尽快把卒中中心建起来,为当地卒中患者打造一条绿色通道,刻不容缓。”廖晓凌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卒中中心的建设设计管理制度、完善流程,开展卒中治疗的规范化培训,尽快打通这条生命通道。

      “身体已经适应不少了。”廖晓凌说,刚到高原的时候,头疼、气短,血氧只有80多,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了一夜能醒来10多次,“现在一方面身体适应了不少,更主要的是工作比较多,一忙起来就顾不上这些了。”

      “有个会诊,我先去看病人。”正当我们想继续了解当地的工作、生活时,廖晓凌匆匆结束了采访。后来,他发来一张图片,一个打开的笔记本,上面印着“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这是我们的座右铭。”廖晓凌说。

微信图片_20240828171832.jpg 

 

宣传中心 卢国强   图:玉树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