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我院等一项流行病学防治研究摘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大奖

字号: + - 14

我院等一项流行病学防治研究摘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大奖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王拥军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神经科黄家星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历经近20年时间完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日前获得201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该成果将有助于提高各级医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防治的认知,对降低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首因,而其中60-75%的脑血管病是因颅内外动脉的粥样硬化所导致,它是脑卒中再发的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上个世纪80-90年代,国外率先在高加索人种和黑人中研究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种族间差异等,但上述研究样本小,缺少中国人群的研究数据。

王拥军和黄家星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过去的近20年间,针对危害国人最为严重的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该项研究,率先通过社区和医院队列研究获得脑梗死颅内外动脉狭窄/闭塞分布的人群与预后模型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并证实国人的上述特征与国外人群存在显著种族差异。在国内首次采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点及对斑块的形态、大小、数目、内部成份等参数与卒中发生和复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开启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因确定和发病机制诊断的全新模式;建立的我国第一个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CISS分型,成为重新界定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分型标准,并首次将心源性栓塞的主动脉弓粥样斑块脱落所致的梗死归入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因;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分型,已在全国百余家医院推广应用,成为我国缺血性卒中诊疗及预防的标准化分型;在国际上首次通过活体证据证实动脉-动脉栓塞参与分水岭梗死的发生,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微栓子(MESs)监测能够独立预测未来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证实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显著减少急性症状性脑/颈动脉狭窄患者微栓塞的发生风险,得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可,为国际指南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

据了解,该项目成果已在114家医院得到推广应用,在国际顶级期刊杂志上发表SCI文章45篇,影响因子累积高达208.2分;出版了《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专著,撰写了《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国指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其中主要创新点被写入了5本普通高校规划教材。

此外,课题组成员其间培养研究生74名,进修生267人。王拥军、黄家星教授等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卒中大会,同时为Stroke杂志撰写述评,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据悉,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行业最高的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6年,分设基础研究类、技术发明类、应用研究类、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类,每两年评奖一次。(宣传中心 匡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