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北京天坛医院启动国内首个Vorasidenib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国强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5-05-1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一项旨在探索Vorasidenib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国际多中心研究(S95032-211),5月8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正式启动。这项研究是针对4级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的干预性研究,也是国内首个针对这种药物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研究,有望为IDH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这项研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江涛担任中国区域leading PI,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任晓辉教授担任天坛医院PI。

      任晓辉介绍,Vorasidenib是一种已经获批用于2级胶质瘤的IDH1/2双重抑制剂。而此次的临床试验,将首次探索将该药物用于4级IDHm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据介绍,这次研究是一项Vorasidenib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IDH1或IDH2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受试者的Ib/II期、多中心研究,将涵盖全球11个国家30余家中心,计划纳入39~41例患者,中国有3家中心参与,试验为全球竞争入组。研究Ib期为安全性导入期,旨在为II期确定联合给药剂量。II期主要入组标准是经病理学证实的4级IDHm星形细胞瘤,入组前接受手术及术后标准放疗联合TMZ化疗(RT-TMZ)。研究治疗必须在RT-TMZ完成后6周内开始。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评估Vorasidenib联合TMZ的初步临床有效性,主要终点是12个月时的无进展生存率,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药物代谢动力学(PK)特征等。目前Ib期已成功入组7例受试者,其中6例患者为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可评估患者,在第1周期给药后评估无DLT发生。Ib期队列结束会议将在近期召开,其后将宣布试验正式开始II期的招募。

      8日举行的启动会上,对研究背景、研究概况、研究方案概述、研究药物的处方和剂量调整原则、药物警戒、伦理管理原则、GCP的管理以及具体操作方面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和培训。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临床试验中心伦理办公室等部门的负责人,围绕患者招募和研究质量把控、以及如何优化临床试验流程和保障受试者权益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任晓辉表示,在研究中将重点关注联合用药的安全性,确保患者既安全,又有效。

      江涛院士表示,相比于放疗后单一辅助化疗,联合用药方案有望明显延长生存期,为IDH突变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带来新希望。中国加入高级别胶质瘤全球早期阶段研究,也是对我国胶质瘤研究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的展示,更能推动中国深度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国际临床研究。

      目前,S95032-211研究已完成CDE临床试验登记平台的登记工作,具体信息参考链接:http://www.chinadrugtrials.org.cn/,登记号CTR20251399。

image.png


宣传中心 卢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