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天坛科普】春天一到就过敏?中医教你几个小妙招缓解鼻塞、眼痒

作者:周纡来源:中医科
字号: + - 14

      春天本该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可对很多人来说,却意味着鼻塞、打喷嚏、眼睛痒、皮肤红疹……没错,过敏又来了!

      近些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花粉浓度高,阳气亏虚、过敏体质的患者都比较容易中招。中医教你几个小妙招,来对付春季过敏。

中医角度看过敏?

      过敏的主要症状是瘙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眼泪等。中医认为,风胜则痒。从外因来说,是由于特殊的风邪(过敏原)侵袭人体,郁阻于鼻、眼、皮肤腠理等部位,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导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从内因来说,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过敏的发生多数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主皮毛。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腠理疏松,邪气易于进犯鼻窍与皮肤。

  •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气血不足,水湿停聚,是清涕等不正常体液的来源。

  • 肾主纳气,为先天之本,肾阳不足,温煦失职,则肺脾皆失温养,易受寒邪。

      中医认为,肺、脾、肾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肾的气化功能对人体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重要调节作用。从临床来看,过敏的患者大多数阳气不足,兼有湿气或者湿热,人体产生内湿主要也是与肺脾肾三脏有关。

      中医治疗过敏,是采取“辨证+辨病+三因制宜”的综合原则,在针对局部症状的基础上,注重整体调节,疏风、清热、除湿等祛邪方法和益气、固本、扶正多种手段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消除不正常的过敏状态,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医防过敏妙招,简单好用!

      按按这几个穴位,缓解鼻塞、眼痒

百会穴

位置:正坐位,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

主治:头痛、头晕、鼻塞、耳鸣等。

保健方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以一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百会穴,先由轻渐重地按3-5下,然后再向左、向右各旋转揉动30-50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

风池穴

位置:在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简单取穴法:大拇指、中指放在头的枕部两侧,轻轻的往下滑动,两边的凹陷处即是,与耳垂齐平。

主治:头痛,头晕,感冒,鼻炎,鼻衄,视疲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等。

保健方法:两拇指或食中指持续向上方点按,或快速上下擦动。

迎香穴

位置:面部鼻翼外缘中点,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喷嚏、流鼻涕。

保健方法:双手大鱼际搓热后,擦摩鼻旁鼻唇沟,反复纵向擦摩,使局部发红发热即可。

鼻通穴

又名上迎香穴

位置:面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主治:同迎香穴。

保健方法:同迎香穴。

印堂穴

位置: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主治:头痛、头晕、鼻炎、眼部不适等。

方法:用拇指、食指或者中指的指腹点按,然后反复揉搓。

      还可艾灸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关元等穴位,可以温阳通络,固本培元,提高机体抵抗力。

外用小方子,改善过敏症状

      给大家推荐两个外用的小方子,可以临时改善鼻塞流涕、眼痒等过敏症状。

鼻炎方

      辛夷花5克、苍耳子3克、白芷5克、鹅不食草5克、细辛3克、薄荷5克、藿香5克、藁本5克。

结膜炎方

      桑叶5克、菊花5克、薄荷5克、木贼5克。

方法一:将这些药碎为细末,做成香包,发作时嗅闻。

方法二,将这些药打碎,开水浸泡10-20分钟,吸闻蒸腾热气,或熏蒸眼部。

日常防过敏小贴士

  • 注意防护,不去密集场所,戴口罩,室内定期通风。

  • 注意手、眼、鼻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和眼部。

  • 饮食宜清淡,避免生冷、辛辣、油腻、过咸过甜食物。

  • 作息规律,合理睡眠,建议尽量在23点前入睡。

  • 保持心态稳定。生气发怒郁闷等不良情绪对身体有较大影响。

  • 适当运动。推荐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传统功法,强筋健骨、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有助于提升脏腑功能。

      最后,过敏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症状严重者建议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治疗。

中医科  周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