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常识 >>疾病知识

健康常识

疾病知识

注射胰岛素--您是否忽略了这些小细节

作者:王雪娜 姚宁来源:糖尿病专项小组
字号: + - 14

      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胰岛素注射技术的掌握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多数糖友能够顺利的完成注射,但也发现有的糖友在注射时忽略了一些操作细节,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关于胰岛素注射中要注意那些小细节!

注射胰岛素时一定要捏皮吗?

(1)捏起皮肤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保证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避免注射至肌肉层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2)是否需要捏皮注射与针头的长短相关,如果选择使用4-5mm长度的针头,则无需捏皮垂直进针注射即可。

(3)如果选择使用6mm以上的针头,为避免注射至肌肉层,需要捏起皮肤和(或)45°角进针注射。            

(4)捏皮的正确手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不要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因为这样有可能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捏起,导致药物注射至肌肉层。                             

如何选择针头,针头必须一次一换吗?

(1)针头越短越安全,指南中推荐使用4mm的针头,垂直刺入皮下组织。

(2)针头越细痛感越低,对皮下组织的损伤越小。

(3)胰岛素笔的针头属于一次性用品,需要即用即弃,更不能和他人混用,用过的针头应该妥善处置。

(4)重复使用针头,增加痛感,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风险也加大,并且存在断针风险,故应避免重复使用针头。

注射部位如何选择,应注意什么?           

(1)推荐的注射部位有腹部、大腿、臀部和上臂      

具体注射位置为:腹部下缘的边界是耻骨联合以上约1 cm,上缘边界为最低肋缘以下约1 cm,且避开脐周2.5cm以外的双侧腹部均可进行注射。大腿在前外侧上1/3处、臀部外上侧及上臂外侧中1/3处也可以进行注射。                

(2)注射前需检查注射部位,避开脂肪增生或脂肪萎缩区域。

(3)掌握正确的轮换方法

建议长期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腹部、臀部、上臂、大腿外侧四个部位轮流更换进行。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区域进行轮换,每次注射时需按顺时针方向进行,两个穿刺点间隔至少1cm,有计划的轮换使用注射部位可避免皮下脂肪增生及硬结产生。

如何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1)室温保存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存放在冰箱内的胰岛素应放置室温至少30分钟,充分复温后再注射。

(2)酒精消毒后,应在酒精彻底挥发后再注射。

(3)注射时避免在体毛根部及有瘢痕或硬结的部位注射。

(4)注射时选用直径较小、长度较短的针头。

(5)针头一次一换,避免重复使用。

(6)注射时进出针速度要快,针头刺入皮肤应平滑前行而不是猛戳,推注速度宜慢。

(7)注射时注意排尽空气。

(8)当注射的胰岛素剂量较大时会造成疼痛,可将胰岛素少剂量分次注射。

注射胰岛素后出血怎么办   

(1)出血是因为注射时针头碰到了毛细血管网的原因,并不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吸收。轻轻按压出血部位并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即可。

(2)如果出血频繁且量大,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同时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专科就诊。

胰岛素注射是糖友要掌握的常用操作,关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不但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还能够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减少操作并发症。

 (糖尿病专项小组    王雪娜  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