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五加六加二”: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天坛探索

发布时间:2022-09-2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1.jpg

      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28日召开第21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服务百姓健康有关情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天坛医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及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情况。

      新闻发布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民医院院长董永凯参加发布会。

      问:201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请问医疗机构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到医院治理各环节,提高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有哪些做法?

2.jpg


管仲军:

       贯彻落实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归根到底是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和“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整体合力。为了更好发挥这个“合力”,我们坚持党委领导,发挥医院管理经营集体领导决策力;院长负责,提高管理经营医院的执行力;专家治学、民主管理,增强学术影响力和凝聚力;纪委监督、社会支持,形成监督力和向心力。我们医院也探索界定了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的内涵和责任界限,围绕医院新阶段的功能和使命,建立了与医院功能定位、规划目标相匹配、与现代医院管理相适应的决策、执行、民主管理与监督等制度体系,完善了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机制和运行规则。同时强化医院党委领导班子的建设,强化医院党务职能部门的建设,强化医院党的组织体系的建设,强化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强化专兼职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学科、亚专科核心组建设以及作用的发挥,同时重点推进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重点推进“党建引领”作用发挥,通过这么一些党的建设工作的实际举措来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医院党委下大力气抓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用党建引领构建新阶段的医院学科发展新格局。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行政化科室划分,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的布局和设置,改造内部流程,让患者少排队、少跑路。这样整个医院的医疗服务与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自己也感觉充分履行了公立医院履行维护人民健康的功能和使命。

问:我们知道,自2017年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全国一共依托了22家医院设置了12个国家医学中心。请问天坛医院在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方面作了哪些工作,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哪些好处?另外,你们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面,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管仲军:

      我们医院也承担着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任务,围绕着国家医学中心的功能和使命,我们全力推动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两线作战。医院党委领导组建了工作专班,已经建立了国家医学中心的相关制度和人才储备机制。临床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在北京已经进入了选地规划阶段,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虽然硬件建设还没有完成,但是我们的服务已经到了患者的身边了。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已经逐步向区域医疗中心的依托医院派驻了临床专家。据统计,今年9月份以来,我们派了神经学科专家40多名,我们要求这些专家要在当地工作一周,开设专家门诊、手术会诊、联合查房等等,把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送到基层。我们派驻这些专家全是实打实的大专家。这样的话,能真正地实现神经系统疾病的疑难重症患者在当地就可以得到治疗,尽量少一些患者和家属往北京跑,这也是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带给患者最直接的好处。

       同时医学科技创新也是国家医学中心承担的重要任务,我们也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力争用科技创新的成果来解决患者更多的难题,用科技创新的成果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比如我们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产品,不但可以帮助基层的医生快速、精准地决策,让患者在当地就能得到“天坛标准”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通过产品对天坛医院专家的理念、思路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基层医生了解相关疾病的最新指南,提升他们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这也就相当于把天坛医院一个个专家派到患者的身边,更好地服务百姓的健康。

       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着眼“五个维度”,以“六个强化”“两个重点推进”为抓手,探索党建与业务、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牢牢把握“五加六加二” 探索现代医院管理体系

3.jpg

      在北京天坛医院,每一位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除了工作分工外,都还有一份“责任清单”,不但要“管人、管事相结合,管人、用人相结合”,指导、督促、检查分管职能科室、联系业务科室履职,更要一杆到底“管业务、管党建、管意识形态、管党风廉政、管安全稳定”。

      “‘坐在办公室管理’的模式已经是过去式,现在的领导们更多的时间在科室、在基层。”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说,“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和责任清单”是医院党委探索从“五个维度”发挥领导作用,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一个方面。

       管仲军介绍,这五个维度包括“把方向”,即党委把握医院建设的政治方向、发展方向、改革方向,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管大局”,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解决“统筹发展与安全稳定”的问题;“作决策”,即依法、科学、民主、程序决策,解决“用制度、规则、程序管人、管事,保障干事、成事,发展事业”的问题;“促改革”,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解决“破解矛盾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战略思维力、战术组织力”的问题;“保落实”,突出党建引领医院履行功能使命,解决“改革发展举措的组织力、凝聚力、推动力”的问题。

       从“五个维度”出发,医院党委探索建立与医院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相匹配、与现代医院管理相适应的决策、执行、民主管理与监督等制度体系,除了“责任清单”,医院还制定了医院党委会、常委会、院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纪委会、职代会等会议的议事范围、议事规则,探索建立党委领导,发挥医院管理经营集体领导决策力;院长负责,提高管理经营医院的执行力;专家治学、民主管理,凝聚管理经营医院的学术影响力和凝聚力;纪委监督、社会支持,形成管理经营医院的监督力和向心力的制度机制。

       从“思想认识一致”“发展目标一致”“机构职能融合”出发,医院党委通过推进“强化医院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务职能部门建设”“强化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强化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学科、亚专科核心组建设与功能发挥”的“六个强化”,以及“重点推进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重点推进‘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的机制建设,克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管理工作“两张皮”现象。

      2018年,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第一个整体搬迁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北京天坛医院面临外地患者多、危急重症患者多,必须万无一失确保医疗服务、确保患者安全的“大考”。医院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党员冲在最前面,全院上下认真执行党委决议,强力推动搬迁工作,实现“零信访投诉、零安全事故、零重大纠纷”,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先导和样板工程。


党建引领 破解患者就医难点、痛点

4.jpg


       来自内蒙古的吴奶奶今年80岁,因为怀疑心、脑血管都有问题,当地无法确诊,到北京天坛医院看病。“又是神内又是心内,我以为得跑好几天,没想到在一个屋里就解决了。”吴奶奶的儿子李先生“误打误撞”挂了北京天坛医院“脑心共患性疾病诊疗中心”的号,一进诊室,来自神内、神外、心内和介入等专业的专家们都等在这里。根据当地检查的结果,专家们初步判断吴奶奶除了心脏的问题外,不能排除存在脑梗塞。为了进一步明确疾病情况,专家们为吴奶奶预约了更详细的检查。“医生们开出的检查是从上到下,心脏到大脑全包括,这下真是方便。”李先生说。

       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晓岩说,心脑血管同时患病的患者数量庞大,按照传统的流程,这样的患者要分别挂心内、神内等不同科室的号,分别就诊、检查,一圈下来想把心脏和脑血管的疾病都看完,需要跑好几趟。针对这种情况,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推动下,北京天坛医院打通临床、医技11个科室,打造了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心共患疾病诊疗平台,患者挂一个号同时可以完成神经科、心脏科门诊、检查,不用反复跑医院,既缓解“挂号难”,又为患者节约了大量就诊时间,还能为患者找到最适合、最优的治疗方案。

       正是得益于扎实推进“党建带着业务走”,医院党委及时了解患者就医的难点、痛点,学科发展的瓶颈、掣肘,从而能更加有针对性地狠抓医疗服务品质,推动学科发展新格局的构建。

       不仅“脑心同治”平台,在北京天坛医院的临床科室设置中,打破传统的行政化的科室设置,而是按照“以疾病为中心”、便于治疗疾病的原则,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把相关科室划分到一起,实现“医生围着患者转”。

       最近,医院又搭建了神经系统疑难病会诊中心、颅底脑干肿瘤研究中心等MDT平台,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诊疗和研究职能。

       广泛拓宽预约渠道和平台;优化门诊候诊服务精确到30分钟;诊间预约辅助检查;开通药学、护理服务门诊,满足广大患者需求;知名专家MDT团队服务,实现院内层级转诊,使疑难重症患者直接看上“大专家”……在党建引领下,医院通过优化学科设置和内部流程再造,让患者真正实现少排队、少跑路,医疗服务品质、服务温度不断提升。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服务百姓健康

5.jpg


      曹勇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脑血管病专家。不久前,他刚刚结束在北京天坛医院河南医院为期一周的工作,门诊、查房、手术,忙碌而充实。每周都会有像曹勇这样的北京天坛医院的专家到当地工作。

      北京天坛医院承担着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建设任务,目前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虽然硬件尚未竣工,但来自天坛的服务已经“到位”。为了满足当地患者的就医需求,医院已经向区域医疗中心的依托医院派驻临床专家数十人,采取长期派驻、短期轮换、进修学习等途径,通过开设专家门诊、手术会诊、联合查房等方式,把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送上门。选派的专家全是实打实的“大咖”,都是医院亚专科或者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真正实现疑难危重神经系统疾病在当地就可以得到治疗。这也是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带给患者最直接的好处。

      据介绍,围绕国家医学中心的功能和使命,北京天坛医院全力推动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两线作战”,医院党委领导、院长亲自抓,已经完成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相关制度和人才储备,国家医学中心临床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建设进入选地规划阶段;医院党委任命4位现职院领导为执行院长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是国家医学中心的重要功能。医院加快科技创新与转化步伐,力争用科技创新为患者解决更多的难题,用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拓展。医院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产品,不但可以帮助基层医生快速精准决策,让患者得到“天坛标准”的诊断治疗,通过“系统”对天坛医院专家理念、思路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基层医生了解相关疾病的最新指南,提升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这就相当于把一个个天坛医院的专家派到了基层医生的身边,真正发挥了“智慧+医疗”的成效。

      同时,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医院拓展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措施,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尽量少一些患者和家属往北京跑,让患者不出省就近就可以享受到“天坛标准”的医疗服务。

 


(宣传中心 卢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