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立德树人谱六十五载华章,教学相长培育高质量人才”教学论坛圆满成功

作者:任依来源:教育处 发布时间:2021-09-1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109161614575.jpg

      在庆祝天坛医院建院65周年之际,北京天坛医院举办“立德树人谱六十五载华章,教学相长培育高质量人才”为主题的教学论坛,既为表彰辛勤工作的教师们,也总结过往教学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

      论坛首先由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原校长吕兆丰讲授《新时代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医学教育的责任》。吕校长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医学教育的发展,以习总书记百年庆典讲话为纲,阐述了新时代的特征,进而提出“新医学”的“新”,本质就是顺应时代的“创新”,就是在新时代新阶段的持续“创新”。在医学闭环形成后,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一是应加快建设健康医学学科;二是引领康复医学转型;三是弥合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学科裂痕,精准定位预防医学;四是提升临床学科诊疗水平。最后吕校长为天坛医院教学工作把脉,提出两点希望:一是构建以教研室和专业科室相结合的体制,保持学科的完整性,协调学科与专科的发展;二是回归经典的教学模式,激励最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最有活力的临床课程。

      随后,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副司长陈昕煜为大会带来《高质量发展下的临床医学教育》主题讲座。陈司长介绍了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目前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存在质量结构不均衡和人才效益不足的情况,同时也对天坛医院在高质量发展下构建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的做法表示肯定和支持。

      接下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宋玫以《医教协同背景下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展望》为题,进一步解读了医教协同的北京政策设计,以及北京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同时展望未来住培工作,提出了住院医二次分配、“放手”培训,分阶段和模块化考核和深度协同的工作规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处长黄宁宇做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信息化建设介绍》主题讲座,对中医国考的信息化应用提出了意见,并介绍了十四五期间中医考核的目标要求,希望天坛医院能够参与中医考核工作,共同做好国考。

      最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通过《创新学科管理模式,促进临床学科发展》的讲座,介绍了首医在学科建设体制创新方面的做法,如建立专科学院/系,创建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学科分层管理、青年学者绿色通道计划和阶平班贯通培养,王院士指出下一步学校还要完善医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医学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

      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党委书记,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科研学科教育处处长潘军华,北京卫生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付丽,首都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武艳,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雷丽萍,首都医科大学学生处处长李爽和首都医科大学团委书记尹正。

      医院部分领导也来到论坛现场,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赵继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淑萍,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贾旺,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徐燕玲,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刘菊梅。论坛由北京天坛医院教学主管副院长张力伟主持。管仲军代表医院向各位嘉宾和领导表示欢迎,并表态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医院教育教学也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教育教学理念需紧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新理念谋划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北京天坛医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市属医院,会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公立医院的责任和担当,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微信图片_2021091616145712.jpg

微信图片_202109161614576.jpg

微信图片_202109161614579.jpg

微信图片_202109161614578.jpg

微信图片_2021091616145711.jpg

微信图片_20210916193226.jpg

育人担当六十五载,接续奋斗初心不改,2021年北京天坛医院教学表彰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9161614577.jpg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正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建院65年,为履行新时代公立医院五大功能之临床医学院之人才培养职能, 我院组织了2021年教师节庆祝工作,突出展示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扎实行动,团结凝聚广大临床教师更好担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紧扣今年教师节“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主题,践行我院第二次党代会接续奋斗的工作要求。 

      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副书记肖淑萍宣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1年教学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名单,先进教研室主任,先进研究生导师,先进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以及进修负责人,先进教学管理人员,先进教师代表上台领奖。

      65年来北京天坛医院教育教学的成就离不开一代代教学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在教师节之际,医院对教学工作者进行表彰,对他们辛勤的付出表示认可和感谢。

教育处  任依



《新时代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医学教育的责任》

吕兆丰

      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原校长吕兆丰讲授《新时代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医学教育的责任》。吕校长从宏观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了新时代的医学和新时代的医学教育,并对一线医学教育者提出工作期望。

一、新时代的新特征

      由于华夏的振兴、美氏衰退和自然警示都预示着世界已进入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期。在历史变革期,我国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习总书记在百年党建庆典上的精彩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新时代主体思想明确了发展目标,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明确了发展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了发展布局,就是坚持“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了发展思路,就是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发展规范,就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努力实现道德社会的发展。明确了发展保障,就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人民军队。明确了发展影响,就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发展核心,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

      新时代重要特征有社会继承、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社会成熟和中国引领。社会继承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经济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水平质量增长的双循环模式。科技创新,高端科技超越国际,应用科技支撑产业链,中国制造提升中国创造。社会成熟是以人为本创造美好,决胜小康,追梦强国,逐步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努力追求全民健康生活。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已经体现的成就有:党组织更加纯洁领导力更强;人民军队战斗力全方位增强;尊重劳动重新成为价值取向;国家经济稳居第二直追第一;国家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绩;国家制造业建筑业稳居第一;健康战略启程社会更加成熟;全国范围脱贫工程全面成功;新冠之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小康社会之梦已经基本实现。

      新的战略之一是国家健康战略,经典表述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健康与第一个百年梦的实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新的战略包含了三个领域:健康事业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证,也是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健康产业是健康事业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发展新兴业态的新领域;健康社会是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基础设计,也是健康战略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

      要关注新时代医学相关科技发展。比如,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生物材料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和分子生物学科学技术发展应用。

新时代的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庆典为起点,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基础上,新时代进入了新的阶段;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就是第二个百年梦的实现,即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新阶段将要实现的标志性成果的本质,就是国强、民富、民族振兴,其中关键的社会发展进步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 是改革开放时就设定的目标,四十年的进程创造了基本条件,才有了可能;“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

二、新时代的新医学

      上文从社会与人的角度,描述分析了新时代的新特征,以下从新时代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一下新医学。

      1.新的理念:理念更新引导事业发展;新时代理念更新的医学。新时代医学强国的信心 ;建设医学强国的信心,要求以医学的努力,参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进程,实现在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领域中成为世界强国的目标;新时代中的医学要有足够的信心,推进强国进程,实现强国之梦。新时代健康发展的理念:医学理念更新为健康理念,医药卫生学科转型为医药卫生与健康学科,医药卫生事业提升为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新的医学适应新的理念要求,发挥着领域的基础作用。

      2.新的模式是实现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医学闭环:一是新时代临床医学的提升:临床医学学术与技术全面提升,为社会提供更优秀更有效的医疗关怀,但是闭环周期占比在缩短;二是新时代预防医学的确界:预防医学弥合与临床的裂痕,明确与健康医学的界限,突出预防医学疾病控制功能;在闭环中占有合理空间;三是新时代康复医学的转型:康复医学实现模式转型,形成疾病与残疾康复模式,覆盖人群规模增大,恢复健康功能增强;在闭环中占有合理空间;四是新时代健康医学的形成:健康医学迅速发展,已经出现了雏形,将依从社会需求形成重要的学科领域,并占据医学闭环的重要空间。

      3.新的技术:技术应用助力医学创新。新时代智慧医学的发展。信息化与人类智慧相结合形成人工智慧,包括了感知、认知、判断、决策、控制等主要环节,涉及到医药卫生与健康的各个范畴,形成了人类智慧的高效率高效益应用,助力于医学的发展,谓之智慧医学;智慧医学之新在于信息化人工智慧与医学的结合。新时代智能医疗的应用。智慧医学的某些功能应用到疾病诊断治疗和健康维护保障的环节,形成在智慧决策控制下助力于医务健康工作者的自动化医疗健保器械,可以实现高水平高效率高效益的医学表达和医学行为,谓之智能医疗;智能医疗之新在于人工智慧与自动化相结合应用于医疗和健保之中。新时代再生医学的开拓。以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工程学为基础的生物材料科学技术,在医疗和健保环节的应用,使再生医学除了干细胞工程之外,有了更强有力的支撑基础,开拓了更广泛的人体机能恢复与形态修复的空间;生物材料的不断发展必然带来再生医学应用的不断更新。新时代精准医学的实现。以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和数据医学为基础的精准医学理念的出现,把医学研究、医疗实践和健康维护,提高到了更加准确的程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医学使医疗和健保到了微观层级,数据医学保证了循证医学更加充分发展转归趋势更加清晰;仍然在发展中的学科技术会使医学更加精细。还有许多以自然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医学之新。

      4.新的要求:时代要求提升整体水平。新时代要求医学关怀水平不断提升。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和医疗关怀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新的医学闭环形成后,这一要求会更加强烈;因此,以“敬畏生命,珍重健康”为终极价值观的医学,要不断以新的水平来顺应社会要求的“充分”。新时代要求医学保障范围全面覆盖。新时代强调了平衡发展,在社会平衡发展的同时,要以人为本让每个人得到公平的医药卫生和健康服务;新的医学闭环模式在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同时,也要求覆盖每个有人的角落;因此,随着社会不断地均衡发展,医学也必须关注以自身的发展实现社会要求的“平衡”。

      5.新时代新阶段“共同富裕” 的医学要求。健康中国战略的经典表述,就是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说到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这其中的“基本”表述的原因之一,就是医学界没能实现全民健康;国强民富的共同富裕,首先要求的还是全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没有全民健康的持续支撑力;全民健康的第一个概念是“全民”,要求的是全国范围的“均衡” ;全民健康的第二个概念是“健康”,要求的是全行业的“充分” 。

      由此可见, “新医学”的“新” ,不在一时,也不在一事,“新医学” 的“新” 在于医学不断在更新,医学人不断在创新。所以,“新医学”的“新”,本质就是顺应时代的“创新”,就是在新时代新阶段的持续“创新” !

三、医学教育的应对

      在分析了“新医学”“新”的逻辑内涵之后,我们认识到“新医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和新要求的主要内容。回到医学教育,也以这四个维度来分析,思考如何应对“新医学”的“新”,也思考如何应对“新医学”的不断的“新”。

      1.目前仍在求“新”的医学教育

      经过百多年努力,特别是近七十年建设,建立了比较符合国情的医学教育制度,但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一是医学教育规模基本上能满足事业发展要求,但是人才培养没有实现比较准确的供需平衡;二是医学教育质量总体是合格的,但水平差距很大,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尚显明显不足,在跟进发展上也显差距不小;三是医学教育基本教学模式相对合理稳定,但是教学模式不规范的现象比较严重,模式改革方向尚不明确;四是医学教育经过建设已经具有了较好的条件,但是总体投入仍显不足,临床基地建设存在较大的问题;五是医学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已经建立,但是制度需要完善,效果需要加强。

      面对有如此多的问题,医学教育何去何从?

      2.应对新理念的医学教育

      应对医学强国的医学,医学教育应该坚持结合国情借鉴国际的原则,走出模仿的困境,确立医学教育强国的信心;要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为事业培养有理想、有信心、有水平、有能力的医学人才,同时要引领医学学科学术的发展。应对健康战略的医学,医学教育应该实现以理念的转型引导教育的转型,推进医学教育转型为健康教育,拓展教育的学科内涵,延伸教育的责任空间,培养适合国家健康战略的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3.应对新模式的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应加快健康医学学科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适应健康医学学科需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应对医学闭环中康复医学的需要,应该尽快引领康复医学的转型,并依据转型后的学科需要,培养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学人才;应对医学闭环中预防医学新的定位,医学教育应加快界定学科界线和内涵,弥合裂痕,为面对疾病可能的第一道有效防线培养公卫人才;应对医学闭环中临床医学的功能,医学教育要迅速提升临床学科诊疗水平,缩短疾病周期,为高水平的临床医学培养需要的临床人才。

      新冠之疫胜在四条战线,第一条战线是公共卫生和全科医学,第二条战线是临床医学,第三条战线是后勤保障,第四条战线是经济迅速回暖。使得我们对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也提升了临床医学的整体水平,医学教育各个学科都应该顺应全周期医学闭环情况下加强教育。

      4.应对新技术的医学教育

      应对新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强化自然科学和理学的教育。加强医学教育中自然科学与理学素质培养,并以多学科为基础培养适应智慧智能发展的交叉学科人才。加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工程学的教育,确实提高医学人才对生物材料学应用的认识,并提升应用的创新性。应该尽快推进教育教学课程与内容的改革,使学科发展进入教学过程,使新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进入教学进程。应该推进临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学科建设进程,并依据学科形成过程实现临床课程的重组和教学实施。

      5.应对不断创新的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应该 “守正创新”,回归经典,充分认识医学教育内在规律,夯实基础,确立目标,明确方向,积极慎重地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进程;医学教育应该找准定位,充分认识在相应定位上改革创新的要求和可能,实事求是,借鉴成果,不盲从,不模仿,走出自身改革创新的路;医学教育应该跟进各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对科技新成果的认识,以科技新成果与医学相结合,融入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医学教育应该在坚持学科为基础的前提下,高度关注医学各学科发展的趋势,顺应学科发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体系的组合,形成符合院校实际跟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

      6.应对新阶段要求的医学教育

      应对医学“充分发展” 的要求,医学教育应该在阵列定位的基础上,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培养水平,切实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注重教育教学的同质性,为国家健康战略的发展,为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力度培养医学优秀人才,为医学强国的建设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医学科学家后备队伍。

      应对医学“平衡发展” 的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坚持“顶天立地”的原则,在合理布局医学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在关注高水平专科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高水平全科人才的培养,实现在有人的角落就由医务人员的有效工作,为共同富裕实现全民健康保障。

      最后,谈谈天坛医院在新时代的医学教育责任。一是天坛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为学校、为事业、为社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017年全国大学生技能大赛,我们天坛的年轻老师在王磊处长带领下打出了地区,冲向全国,这是历史性的贡献;二是天坛医院在医学教育领域临床基地建设的条件和环境方面,是最好的,没有之一;三是天坛医院如果坚持“大综合、强专科”的发展方向,以教研室和专业科室相结合的体制,保持学科的完整性,协调学科与专科的发展。作为独立发展以教育为职责的附属医院,没有大综合就没有教育水平,并且临床学科碎片化不能支撑我们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不能支撑我们的课程;四是回归经典的教学模式,实化教研室,激励最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最有活力的临床课程,本科教育为本,实现最理想的培养成果,这是天坛医学教育的责任!



医教协同背景下北京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展望

宋玫

      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分别是基础知识储备、临床能力培养、知识技能更新。毕业后教育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是承上启下的,培训目标是要把医学生的知识转化为一个合格医生的临床的基本的能力。

    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坚持医和教的协同发展,医和教的协同发展体现在哪些?

    第一,机构间的协同。这是最直观的。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医院,这是由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的。

    第二,业务上的协同。医疗和教学工作需要协同发展,不能割裂,故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将医疗、教学及相关配套政策都要协同。

    第三,政策上的协同。深化医改给医院各项医疗卫生服务的方式带来改变。随之而来的对我们医学人才培养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同时又有很大的机遇。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下,如何把医改和教改在政策上形成联动叠加的优势,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我们医学人才的培养,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北京地区的医教协同取得了一些成绩。据统计,北京地区现有106家三级医院中有79家三级医院都承担了高校的教学任务,包括住院医师培训、研究生培养和本专科教学等。北京地区三级医院共有博导资格2551人,硕导资格5541人。三级医院承载了很多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任,承担临床教学千人以上的单位共有11家,解放军301医院以在培学员3600多人居首位,北京天坛医院位列第二名,在培学员达到了1952人。医院除了医生、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是很壮大的队伍以外,医学生也是一支非常壮大的队伍,这些人员对医院整体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撑,也是对医院管理的重大挑战。

      北京地区的毕业后教育工作情况。现有国家批准的培训基地34个,专业基地324个,除此之外我们有检验技术的基地9个,住院药师基地17个。全市所有的住培基地、在培的住院医师有4124人,专硕研究生4517人,包括北京高校也包括几家外省高校在北京做专硕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生。在培的研究生和住院医师人数比例1:1。

回顾十三五时期的北京住培工作,有很多招录千人的基地和专业。例如北京天坛医院是十三五期间一共招录1006人。内科外科都是最大的两个专业,以及麻醉、全科、口腔、妇产科等,这些专业招生的人数在400人以上。管理方面,我们做了基地的准入、评估、考核,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住院医师师资队伍培训计划。在模拟培训基地建设上,所有住培基地都有自己的模拟培训中心。北京天坛医院是在模拟训练中心或者临床技能训练方面,我们的中心是规模最大的最先进的,作用发挥得也是最好的。加强住培公共课程建设,结业考核成绩在全国也是处于前列,住院医师满意度调查显著提升。

    高质量的医院是什么?优质、高效、协同。健全的制度和师资体系,以及供需匹配机制。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持续的改进攻坚克难来实现北京住培工作高质量发展能更好的、更有力的支撑高质量医院的建设。有几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是尽快推进全面社会人身份的培训方式。国办34号文给社会化全面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推进社会人实现所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毕业生先入培训基地进行专业化的住院医师的培训,再二次分配工作。全面社会化工作有如下优势:

    一是通过社会化方式进一步发挥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北京现有培训基地容量充足,使用率总体在60%左右,尚有40%的培训能力可以释放。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把北京的优质资源面向全国的优秀的高校的毕业生开放,让更多的学员来北京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是全员以社会人身份参加培训,不再区分本单位、外单位和社会人身份,一视同仁,有助提高住院医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有助于住院医师个人职业规划。住院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会进一步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作出新的第二次的慎重的选择。

      最后,在培训期间,医院对所有的住院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在二次分配的时候,医院可以选择更符合医院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第二是希望在培训上真正实现放管服,让有能力的住院医师提前独立的管理病人,提前独立在临床摸爬滚打,成为真正的医生。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是医生,如果一味呵护,会存在培训不足的情况。医院应该让住院医师去独立的管床,独立的去管病人。要严格的管,要做到有心的放,必须要有对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要进行分层评价和准入。温暖的服。我们要提供服务保障,比如培训前如何做强化的模拟训练。 

    第三是实现分阶段和模块化的考核。现有的结业考核难度低,未达到住院医师结业考核标准。考核设置应接近临床的真实场景,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考核关口前移。结合住院医师能力递进分层工作,推进考试内容模块化改革。

    第四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协同。2014年北京已经实现了社会化学员和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的目标要求,下一步需推动硕士研究生同等身份的同等对待的政策落实。

    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住院医师薪酬待遇水平。

    学位衔接也需要深化协同,例如,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和住院医师规划培训的全方位互认。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专业布局、导师资格配置,两者的培养和招生计划,如何进行匹配? 

    加强教学管理,探讨教学绩效做法。作为一家高质量发展大医院或者高校的附属医院,教学绩效应该是医院整体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绩效并驾齐驱。需要探讨教学的体制机制、人员的分类管理、评价机制相应的保障机制如何匹配?绩效工资怎么来测算能让从事教学的老师得到尊重得到价值的体现。

    数字化管理在教学中的应用,智慧医院的教学管理需要智慧管理,将培训管理系统跟医院的his系统更好的对接。 

    这几个关键问题既是展望是希望也是要努力攻坚的方面,最后再次感谢北京天坛医院对北京医学人才培养,对北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这么多年的支持,北京天坛医院的成绩有目共睹,北京天坛医院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

    现在大家都很羡慕北京天坛医院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好的师资的队伍和力量,我们也特别希望北京天坛医院和我们一起能够办人民满意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培养人民满意的、合格的青年医生。



创新学科管理模式,促进临床学科发展

王松灵

一、首医学科建设简介

      经过60年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具有21所临床医学院、18个附属医院,1个直属医院,12个教学医院,形成区域医疗中心。学校在强化基础整合临床的方针指导下,以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以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为先导,在学校整个层面里面去整合跨越医院的行政的范畴,整合相同的临床学科科室,形成体制隶属于学校,覆盖所有附属、教学医院的学科,又有重点牵头责任科室的全新学科平台,实现了临床学科建设体制的创新。

二、临床学科建设举措

(一)建立39个临床专科学院(4)系(35)-搭建临床“学科高原”

      以各临床医学院和教学医院为主体,跨越医院行政范畴,以优势临床学科所在医院的科室为挂靠基础,整合相同临床学科,形成隶属于学校,覆盖所有临床医学院及教学医院的学科平台。学校匹配资源,设置组织机构,遴选机制和考核绩效管理,以支持专科学院(系)的运行和学科发展。

(二)创建34个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搭建临床“学科高峰

      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是学校临床医学院中在某些领域具有优势的临床专家团队,提升针对特定疾病或症候群的诊疗水平,整合学校临床医院的相关临床诊疗资源,推进专项临床诊疗研究实践的技术平台。该平台是为诊治某一疾病或症候群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非行政实体组织,旨在推进临床诊疗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着力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临床诊疗与研究团队。实施“三年周期考核,打擂台滚动挂靠”。

(三)学科分层管理。

      稳固优势学科地位,促进良好学科发展为优势学科,加大发展中学科上升速度,强力扶持弱势学科。

(四)青年学者博士招生绿色通道计划-培养青年拔尖梯队。

      加大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力度,为青年学科骨干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突破现有的教授和导师遴选机制,设立专门的成长绿色通道

(五)临床医学阶平班5+3本科直博PhD学制-贯通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5+3本科直博PhD,培养临床科研和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实行基础与临床双导师制,导师以包括院士、杰青为主,基础导师跟临床对接,毕业以后安排在附属医院进行住院医规划培训,培养我们高素质的医生的师资。

三、临床学科建设效果

      学校多名专家曾经是国内临床医学学科的开拓者,如吴阶平院士、诸福堂院士、吴英恺院士、翁心植院士和王忠诚院士分别是我国现代泌尿外科学、儿科学、心血管外科学、呼吸内科学和神经外科学的奠基人

      汇聚最多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有6个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医学中心3个。北京医药卫生人才首都医科大学培养一半左右,尤其是全科医生的培养。

四、临床学科建设展望

1.面向国家需求,以转化医学为导向,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2.收集临床数据,挖掘分析有效数据,建立针对中国人的专病大数据研究库

3.完善医药创新体制、机制

4.完善医学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5.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建立畅通交流合作机制

6.提升学科声誉,多渠道扩大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