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北京天坛医院PCR实验室核酸检测青年突击队获评“北京市青年突击队”

作者:陈柯霖、苏昕来源:检验科、团委 发布时间:2021-01-2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近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决定认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66支青年突击队为“北京市青年突击队”,北京天坛医院PCR实验室核酸检测青年突击队光荣上榜。

这是一支年轻又有实力的队伍,平均年龄30岁,35岁以下青年占比近70%,其中博士10名,硕士6名。自新冠疫情爆发至今,核酸检测青年突击队和同事们累计检测核酸样本近19万份,无一遗漏地识别出所有被感染者,特别是在2020年6月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他们面临大量有新发地接触史人员、发热患者、感染者,情况复杂且检测数量、确诊数量屡创纪录,但送检样本复核合格率实现百分之百!

微信图片_20210127165831.jpg 

      迎战疫情,贡献“天坛力量”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成为确诊的重要指标,也成为对检验科的巨大考验。1月26日,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接到命令,紧急组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小组,改造PCR实验室,准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当时对新冠病毒还比较陌生,面对这一巨大考验,检验科的青年人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迅速组建青年突击队投入战斗。

      短短一周时间内,通过建立完整的实验体系、梳理规范新冠核酸病毒检测的全流程,迅速完成了核酸检测前期准备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市、区卫健委及疾控中心的检查。各种推演、演练、人员培训......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没有春节,在马不停蹄的忙碌中,迎来了第一份核酸样本。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确保检测结果质量,使北京天坛医院成为最早一批被批准有确诊能力的单位之一。

      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埋头于实验室里与病毒面对面,他们可谓是“离病毒最近的普通人”。尽管许多操作已经是大家在常规工作中做过几百甚至上千次的实验,但是在厚重防护服的包裹下,每一个动作都变得十分艰难。每一次提取核酸、扩增的过程需要至少四个小时以上,长时间穿戴厚重的防护服让人感觉到闷热、缺氧,进而带来很多身体上的不适。脸上被口罩和眼罩压出痕迹和淤青,手部因反复加样感觉到麻木和酸胀,防护服不透气而引起的湿疹……时常不停歇的轮流作战,汗水早已将他们的刷手衣浸湿,轻轻一拧,汗水便连成线般的落下来。清洁完毕,队员们拿起矿泉水几乎都是灌进喉咙里的。然而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在战“疫”中历练成长,并以自己能为战疫出力而自豪。

微信图片_20210127165835.jpg

      临危不乱,再战新发地疫情

      2020年6月11日起,在北京丰台区新发地出现了本土聚集性病例。距离新发地仅2.8公里,作为本地区唯一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处于二次疫情的风暴中心。短时间内,大量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的人员、发热患者涌入,急切地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在检验科张国军主任的指导下,核酸检测青年突击队沉着应对,迅速而准确地诊断出确诊患者。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和核酸检测覆盖范围的扩大,核酸检测小组面临的压力从几百上升到几千人、几万人,确诊病例数量一再增加。

      为了实现“第一时间”,检测小组几乎是人和设备一起连轴转,在面积大约10平方米的PCR实验室里,平均温度二十八九度,厚厚的防护服、三层手套,穿好全套防护装备,队员们动辄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在最忙的时候甚至连续“战斗”一天一夜;每轮检测,他们至少要完成500多次加样操作,摁压移液器超过1500次,每天都面临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后半夜检测太“痛苦”,困、缺氧让人的大脑混沌不清,但为了不影响抗疫大局,深夜值班的队员间互相辅助核对,反复确认操作流程,保证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6月20日,随着广东检验医疗队到来,两地医务人员勠力同心、携手战“疫”,核酸检测能力迅速提升至每日13000人份,共同完成超过3.3万人份核酸检测。

微信图片_20210127165844.jpg

      护卫京畿,逆行燕赵

      2021新年伊始,河北省的疫情形势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1月9日,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的部署,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立即行动,选派北京天坛医院援冀核酸检测医疗队驰援邢台南宫,在这支20人组成的逆行队伍中,就包括来自核酸检测青年突击队的13名队员。目前,这支队伍仍奋战在第一线!

微信图片_20210127165854.jpg




检验科 陈柯霖   团委 苏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