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头痛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头痛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11月,是国内首家以原发性头痛和相关继发性头痛为主要诊治和临床研究目标的专科中心。团队由从事头痛专业的的专科医师组成,以王永刚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目前共有高级职称医师3人。王永刚主任医师目前是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博士研究生生导师,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其中在研课题2项。目前科室已经开设头痛专家门诊、特需门诊、脑白质病变与头痛会诊、垂体瘤与头痛会诊和国际部门诊5类门诊,分别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同时开设头痛科病房(住院三部10楼),收治全国各地的难治性头痛患者,是国内首家具有头痛病房的头痛临床与基础结合的研究中心。头痛科依托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的强大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多种医疗资源,致力于头痛疾病相关的平台建设、诊疗技术推广及科研工作;从头痛疾病整体角度出发,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头痛疾患者提供先进、全面、合理、有效的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主诉之一,也是急诊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
我们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头痛:
1.明确反复发作的头痛诊断以及可能的致病原因,开展发作性头痛疾病的防控。
2.长期慢性头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尤其是止痛药物过度使用的患者,加重了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我们致力于明确头痛慢性化的诊断与治疗,同时关注慢性头痛相关的睡眠障碍、情绪与情感障碍。
3.青少年头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困扰青少年以及家长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且青少年时期的头痛大多数会持续至成年,不仅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对经济上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开展相关的治疗与防控。
4.脑白质病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都有发生,同时会伴有头痛。我们开设脑白质病变与头痛的会诊门诊,通过与脑白质病变的专家联合会诊,希望能够发现引起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同时防治头痛。
5.垂体肿瘤患者术前或者术后往往会伴随头痛的发生,通过与神经外科的专家合作,开展垂体肿瘤相关头痛的病因分析、诊断与治疗。
6.对接国际头痛学会的最新诊断标准开展罕见的原发性头痛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出诊信息:患者可通过京医通微信预约、天坛医院APP预约、自助机预约、现场挂号、114电话预约、医生工作站诊间预约、出院复诊预约、网络(www.bjguahao.gov.cn)预约、社区双向转诊预约等多种形式挂号预约。患者预约时,请选择神经内科下属的头痛科进行预约挂号。
周一: 上午 特需门诊-会诊中心-脑白质病与头痛(王永刚 教授,王伊龙 教授)
下午 特需门诊-神经内科 王永刚 教授
周二: 上午 特需门诊-会诊中心-垂体瘤相关头痛
(王永刚 教授、陈思源 副主任医师、吴胜田 副主任医师)
周三: 上午 特需门诊-神经内科 于学英 副主任医师
周五: 上午 特需门诊-神经内科 张亚清 副主任医师
头痛科专家介绍:
王永刚教授擅长各种原发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复杂头痛(药物过度使用头痛,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青少年头痛以及继发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头痛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合并的头晕,情绪和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药物综合治疗。
于学英副主任医师主要擅长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止痛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周围神经病、肌肉病、运动神经元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面肌痉挛、脑小血管病、神经遗传病的诊疗。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一部五层特需门诊
医事服务费:200元
张亚清副主任医师主要擅长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及各种复杂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脑血管病的诊断、规范治疗与预防。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一部五层特需门诊
医事服务费:200元
脑白质病变与头痛会诊介绍
脑白质病变在头部核磁共振上表现为脑皮层下或脑室周围的点、线、片状信号增高影,通常在检查报告中被描述为“脑白质脱髓鞘”、“脑内缺血性脱髓鞘灶”、“脑白质病变”和“腔隙性脑梗塞”等,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相关疾病也不尽相同。脑白质高信号的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考虑可能跟脑内的小血管病变,炎症性疾病以及功能性神经障碍有关。脑白质病变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头痛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的或持久性的偏侧或双侧头痛,头痛可伴有或不伴有闪光、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先兆,可在白质病变前或者后出现,可能为家族性遗传性或散发性。脑白质病变患者还可以出现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焦虑、抑郁、失眠或睡眠增多、睡眠质量差、头昏沉感、走路不稳、便秘等症状,也可以突发脑梗死或脑出血。以上症状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为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特别开设了“脑白质病变与头痛”联合门诊,王永刚教授与王伊龙教授为患者联合会诊。
联合出诊专家介绍:
王伊龙教授擅长脑小血管病的综合评估、诊断和治疗,包括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新发的皮层下腔隙性梗死等,以及合并的记忆力减退、焦虑抑郁、步态异常等疾病。
垂体瘤相关头痛会诊介绍
垂体疾病尤其是垂体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常伴随各种各样的头痛症状。垂体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6.5%,其中垂体神经内分泌瘤,即垂体腺瘤,占垂体肿瘤的绝大多数。垂体肿瘤在普通人群中相当普遍,有关荟萃分析估计垂体腺瘤的患病率为16.7%,而尸检和放射学估计患病率分别为14.4%和22.5%。
垂体瘤引起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主要集中在肿瘤生长对邻近解剖的机械作用,功能性腺瘤的神经内分泌作用,鞍内压力增加,遗传易感性等。
垂体瘤相关头痛表现多样,其中慢性(46%)和发作性(30%)偏头痛占大多数,其次是原发性刺激性头痛(27%),其次是短暂的单侧神经性头痛伴结膜充血(SUNCT)(5%)、丛集性头痛(4%)和持续偏头痛(1%),6例(7%)头痛症状不能按IHS标准分类。
联合出诊专家 王永刚 主任医师;陈思源副主任医师;吴胜田 副主任医师
陈思源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擅长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Rathke裂囊肿等鞍区疾病的显微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和肢端肥大症、泌乳素瘤的综合评估、诊断、治疗,以及胶质瘤、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吴胜田副主任医师擅长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内窥镜经鼻微创治疗垂体肿瘤、脊索瘤及其他颅底病变;脑脊液鼻漏经鼻微创修补术;听神经瘤及脑膜瘤切除术;神经鞘瘤切除术、脑室腹腔分流术。
垂体瘤相关头痛门诊是国内首次实现了神经内外科协同合作,诊断与治疗垂体瘤相关头痛患者的症状,提高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一部五层特需门诊
医事服务费:500元
科研项目
科研课题:
1. 项目编号:91849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RBM8a介导Wnt信号调节神经元再生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50万元 2019.01 - 2021.12
2. 项目编号:3177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内源性硫化氢影响斑马鱼脑血管发育的机制研究》55万元 2018.01-2021.12
已经结题3项
1. 项目编号:815713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汉族人群重症抑郁症候选基因筛查、分子网络分析及其功能验证》68.4万元 2016.01-2019.12
2. 项目编号:3124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项基金资助, 《Trpc3/6介导Neuregulin-1引起的钙内流参与外周雪旺细胞髓鞘化》 15万元, 2012.06—2013.05;
3. 项目编号:312711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神经干细胞巢内小胶质细胞对Wnt/β-catenin通路的调节机制及其在多发性硬化发病中的机制研究》 80万元, 2013.01—2016.12;
基础研究
1. 神经血管单元与偏头痛发生的机制研究
2. 慢性头痛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2.原发性头痛发生的遗传机制研究
临床研究
1.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发生的队列研究。
2.慢性偏头痛或药物过度使用头痛戒断止痛片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4.中国偏头痛及其他原发性头痛的临床队列研究。
3.中国月经相关性偏头痛预防性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4.中国青少年偏头痛发病的临床观察队列建立与相关的预防性药物使用的研究。
5.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NDPH)的临床队列建立以及可能的临床药物研究。
6.各类原发性头痛在探索机制中相关的功能磁共振,血管通透性,脑磁与脑电活动以及脑氧含量的临床研究。
头痛学科联盟建设
头痛学科联盟依托天坛医院平台,范围由三级医院逐渐辐射到基层医院,从而指导下级医院的头痛相关诊疗,同时进行多方面的学术交流,提高头痛诊疗水平和科研水平。头痛学科联盟是医疗机构之间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的联合体,开展各种活动,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指导下级医院的头痛相关诊疗。建立远程会诊,提高头痛诊疗水平;成立头痛学院,对医生进行头痛相关知识培训,规范头痛的诊断和治疗;开展头痛相关的多中心基础与临床研究,带动下级医院的头痛学科发展。
头痛学科联盟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四个平台:学科建设协作化发展平台、医疗资源高效化利用平台、医疗质量同质化提高平台和医院管理科学化提升平台。同时,联盟内实现“四个共享”,包括专家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和教学共享,促进联盟内成员单位医教研同步提升。
继续教育
招收头痛科进修生,进修时间半年,详见北京天坛医院官网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各亚科进修班招生简章。
研究生招生
王永刚教授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每年招收硕士生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1名,可以招收博士后1-2名。欢迎有志于头痛的同学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