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罗世琪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0-05-0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原神经外科副主任罗世琪教授遗体告别仪式,5月5日在北京天坛医院举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相关领导,以及罗世琪教授同事、学生和生前友好前往送别。

      罗世琪教授1937年11月生于河北博野,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先后在宣武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工作,一直从事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和小儿神经外科的临床研究,成果卓越。罗世琪教授先后在国内率先应用和研究多项技术,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小儿神经外科专业病房,并为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获得多项国家级、部级和北京市级的科技成果奖,第一批(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曾任北京市第八届和第九届政协委员。

      罗世琪教授于2020年5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

      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路明、常务副院长王拥军、党委副书记肖淑萍、副院长张力伟、副院长周建新工会主席徐燕玲,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党委书记张国君、原党委书记王香平,玉泉医院院长张玉琪,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主持行政工作)江涛等参加告别仪式。

微信图片_20200505134833_副本.jpg

1.jpg



      罗世琪教授生平      

      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罗世琪教授,于2020年5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     

      罗世琪教授1937年11月生于河北博野,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同年分配到宣武医院任住院医师,1972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82年随科迁至北京天坛医院任神经外科副主任,1983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87年为主任医师,1990年晋升教授,1992年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6月到1987年7月在美国田纳西州Vanderbilt大学神经外科做访问学者,六十年来一直从事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和小儿神经外科的临床研究,成果卓越。

      七十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Krause入路)取得良好效果,1979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在国内最先应用枕部经小脑幕入路(Poppen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后部肿瘤;

      1987年参考自美国带回的“一次性塑料头皮夹”国产化研制成功,其后在全国各地神经外科广泛使用,改变了中国开颅用止血钳的落后面貌,1991年获北京市卫生局技术改进奖;

      1993年在国内最先应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联合化疗”并取得极佳的疗效,1995年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8年国内最先研究“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对有性早熟的病例进行显微手术切除取得良好效果,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主编出版了《下丘脑错构瘤》的专著,使这种疾病的知识在全国神经外科中得到普及和推广;

      在天坛医院最先开展垂体瘤的经蝶手术,主刀完成垂体瘤显微手术1000余例;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小儿神经外科专业病房,并为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从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审工作33年,不计名利,去伪存真,躬耕学术传播,为我国神经外科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主编专业书籍4本:《儿童颅内肿瘤》(1992年)、《下丘脑错构瘤》(2004)、《颅内生殖细胞瘤》(2006)、《儿童神经系统肿瘤》(2006);

      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级和北京市级的科技成果奖8项,卫生局科技成果奖8项。于1989年被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第一批(1991)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北京市第八届和第九届政协委员。

      罗世琪教授是我国神经外科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学术巨匠,一代宗师。先生的逝世,是我国神经外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所谓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先生坦诚磊落的高尚品格,勤勉严谨的治学精神,敦厚儒雅的大师风范,必将永远激励后人自强奋进,砥砺前行!     

      罗世琪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