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立秋养生

字号: + - 14

      立秋到了,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开始。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8日凌晨3点多,可以算是“早立秋”,但因为还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天气也不会立刻凉快起来。

    “立秋”这个节气虽然有个“秋”字,但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秋天到来,只是提示大家,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季就要来临。这个时候,“防暑”仍然是生活的重点,尤其是南方,闷热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从“立秋”至“处暑”,是夏秋两个季节交替的重要时期,天气逐渐由热转凉,早晚温差加大,空气湿度明显下降。此时的养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慎“贴秋膘”。“贴秋膘”是北方的民俗,主要是针对过去“苦夏”的人。有些人夏季因为天气热没有胃口,厌食油腻,体重有所下降,到秋天气候凉爽时,食欲增加,就犒劳一下自己,吃点好的,补充营养。现在夏季有了空调,营养更是不缺,许多人都在减肥降脂,很少有人会“苦夏”体重下降,也就不需要“贴秋膘”了。加上天气仍然炎热,“贴秋膘”容易上火积食,还是慎重为好。

      二、减“空调”。虽然暑热还未散去,但早晚的温度已经开始下降,应对酷暑的“空调”应该逐渐减少使用。北京的晚上气温早已低于25度,再开空调不利于人体散热,于健康非常有害。

      三、“少”西瓜、绿豆。西瓜和绿豆都是清热解暑的食物,但性偏寒凉,常吃容易伤脾胃。“立秋”之后,暑气渐退,这些寒凉的食物务必慢慢少吃。不要等到“秋瓜坏肚”再想起来哦。

      四、“勿”乱冻。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季气温刚开始下降,应该尽量“薄衣御寒”,不要太早添加衣裤。但这也要看个人体质和身体情况,后背、胸腹、肩颈等部位还是应该捂着点的,避免着凉生病。

      五、“忌”滋补。《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指人体应该顺应四季的气候变化,并不是说春夏应该补阳,秋冬需要滋阴。夏季天气炎热,容易过食生冷,脾胃受损。此时季节交替,应该根据自然规律和自身状况,调整饮食起居,逐渐过渡,切不可人云亦云,妄食滋补,反而变生杂病。

      六、“宜”运动。这个季节,早晚温度比较舒适,正适合增加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提高人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有利于冬季御寒。

      七、“早”睡“早”起。中医认为秋季是开始收敛的季节,这个时候应该早点睡觉,以利于阴精的收藏养蓄;也要早点起床,吐故纳新,顺应阳气舒展、肺气宣降。



中医科 周纡